贴膜,几乎是我们购车后的第一要事。如同手机、平板、电脑一般,似乎只有贴上膜才能让我们安心。当然,汽车贴膜不在于保护玻璃,多样的好处可大致总结出五项,包括:防爆性、抗紫外线、防眩光功能、隐私性、隔热性。因此我们乐忠于贴膜,且主观上判断,深色的膜可以对上述功效起到更好的效果。然而,贴膜真有必要吗? 正确的认识汽车玻璃 出于对安全性的考虑,汽车玻璃不能使用普通玻璃,市场中销售的乘用车采用的汽车玻璃只有两种,一为钢化玻璃,二为夹胶玻璃。 钢化玻璃是将普通玻璃淬火使内部组织形成一定的内应力,从而使玻璃的强度得到加强,在受到冲击破碎时,玻璃碎裂成很多的没有锋利棱角的小碎块,但是没有东西连接会整体的掉落。使用上,多用于汽车的两侧车窗。 夹胶玻璃即为夹层玻璃,是将有机聚合物中间膜贴在二层或多层玻璃之间,将膜的强韧性和玻璃的坚硬性结合在一起,增加了玻璃的抗破碎能力。也因膜的作用,在破碎时,碎片会被粘在薄膜上,破碎的玻璃表面仍会保持整洁光滑,这就是常说的防爆性,在目前市面上所有的前挡均是采用双层夹胶玻璃。 其次,玻璃的抗紫外线功能、隔热性与隐私性在现今不少车型的原厂玻璃已得到解决。因此,再来看贴膜问题,它并不是解决需求的必要条件。 那么,现在值得来说说的便是防眩光,消费者是如何理解防眩光的呢?“防眩光能减弱可见光的强度,使人的眼睛更舒服,有助于改善车主视野,确保驾驶安全,同时,夜间行车时还能把后面来车大灯照射在反光镜的强烈眩光反射减弱。” 的确,透光度越低防眩光的效果便越好,但这样的视觉舒适并不意味着安全,实际上反射出的问题也有不少。 大多数国家在法律上有明令规定汽车贴膜的透光标准,这就是国人常说的“国外不贴膜” 的缘由。国家不同,标准也有所差异,下列表单中罗列出部分国家规定。(汽车的透光率指的是车膜与汽车玻璃贴合后的总体效果,并非单指车膜本身。) 无论是欧洲还是北美洲地区,虽未明令禁止车膜,但当地汽车却几乎均不贴膜,民众不贴膜与国家对透光率的标准要求均是基于安全的考虑。 在这需要特殊说下美国,影响美国地区贴膜法规的另一个因素是警察执法的安全性。为保证警察执法时能够了解车内的情况,不被未知的因素所伤害,因此美国针对一些人口密集,犯罪率较高的城市严禁贴反光膜,且有色膜透光率不能低于70%。说到这不禁能想到的问题则是国内的飞车党,贴膜后的车身让车外的人想了解车内的情况是难之又难。 国内标准与现况 在2012年9月1日国家出台的《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中便对汽车挡风玻璃贴膜的透射率提出严格要求。前挡风窗玻璃及风窗以外玻璃用于驾驶人视区部位的可见光透射比应大于等于70%。 普通玻璃的透光率为80%,汽车玻璃的透光率为75%-80%,再贴上膜之后透光率的数值就不容乐观了。而事实上国内大大小小的街道上,透光率达到标准的车辆屈指可数,审核不严格和消费者不重视是关键原因。这也不怪为什么每每聊到“膜”的问题,很容易提到的是中国特色。 当然,法律规定的是行为,安全意识的提高才更为重要。汽车贴膜在增强密闭性、保护隐私的同时,毫无疑问的降低了车窗可见光的透射率,改变了汽车车窗的折射率和反射率。拿前挡为例,汽车前挡如上述所说均采用夹层玻璃,即为双层,如前挡玻璃贴膜后,窗外的景象投射到眼中需要折射四层,长期行驶带来的不会是视觉舒适,而是视觉疲劳,且不利于观察行驶路况。而前侧玻璃的深色膜的确能起到防晒效果,但在夜间行车时与雨天行车时能见度极低,带来的安全隐患得不偿失。 当然,不能说车膜没有意义,存在必有其道理,但仅限于有一定标准,质量与透光都能达到安全的车膜。纵观如今汽车市场中,车膜的成本大多连百元都不足,膜的材料属于化学合成材料,是高分子复合材料的一个类属,在没有严格的环保及技术标准的情况下,成本非常廉价,国内成批制造的企业比比皆是。 不知道你的爱车或者身边朋友的车有没碰到类似情况,汽车开了1年多,但一进车内依然有股胶味。如果有的话,多半与贴的车膜有关,车膜均是贴在车内玻璃处,车窗面积有多大,胶的面积就有多大,廉价的粘合剂会对身体带来伤害,而这就不单单是透光率的问题了。 贴不贴膜与需求有很大关系,但因“贴膜”变为国内市场的大环境,似乎没有道理的成为“必须”时,我们是否应该思考是不是自己所需要的,而不是一味的跟风。如果确实对车膜有需求,也应考虑下透光性问题,对于汽车而言私密性不是第一,安全才是最重要! |
Archiver|燕赵车网 版权所有:石家庄新动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冀ICP备10010043号-25 )
GMT+8, 2024-11-24 04:26 , Processed in 0.04879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autoheb.net X2
© 2001-2011 autohe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