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当今我国汽车市场,国产车往往会比同等级的合资车便宜很多。个人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合资车的品牌溢价。为了方便我们接下来的讨论,首先我们需要达成共识,买车是不能只看价格的。若合资车有真材实料,那么即便它的价格相较于自主车型高出些许,也依旧值得买单。但现在的情况是,年轻消费者成为市场主力,他们已经不受老一辈消费者的影响,消费观念产生了转变,品牌溢价对他们的作用已经趋近于无。对他们来说,决定一辆车是否值得够买,还得通过多方面因素的考量。所以今天我们就拿长安逸动这款车型同合资车进行比较。看看长安逸动是否能在实用性方面击败合资车的品牌溢价。 潮流外观,符合主流审美 在我看来,一辆车是否能赢得消费者的认可,外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它是引导消费者了解自己的敲门砖,因为只有合了眼缘,消费者才会产生对产生兴趣。 长安逸动的外观整体看来是符合年轻消费者审美潮流的,前脸的蝶翼式进气格栅非常有特点,条理分明层次清晰,风格前卫又不失稳重。 (长安逸动) 长安逸动的前LED灯组则是由23颗LED芯片组成,明亮又节能,既顾及到出行的实用性,又可以在主张环境保护的今天,体现出一种低排放出行的主张。不仅如此,长安逸动的车灯还拥有“伴你回家”功能。即熄火后可以保持车灯不灭一段时间,若是停车的地方较黑,那么这项功能则显得非常人性化。 (长安逸动) 合资车方面近几年车型外观变化并不明显,像是处于一个瓶颈期,不再有多年前刚上市时给人的惊艳感,毕竟时代在变化,审美风向也在不断变化,就想早年流行的喇叭裤一样,若是设计无法推陈出新,那么终将被时代淘汰。朗逸、轩逸、英朗、卡罗拉等合资车型给人的感官略显稳重老成,和长安逸动不同,这些车型显然更适合年龄稍大的消费者。 (合资车型) 内饰考究细腻,浑然天成的高级感 看完外观,接下来咱们再看看内饰。一辆车的外观好不好看,开起来以后终究是给路上的人看,自己是看不到的。但是内饰的质感是否优秀,则直接影响驾驶者的驾驶体验。 众所周知,在汽车行业里,和手工挂钩往往代表着奢侈与高端,而长安逸动内部长达15米的手工缝线,不仅使车内整体视觉更加高级,更能让驾驶者在家用轿车内体验到豪华车的奢华质感。同时其整车内饰高达55%以上类肤、针织材质的运用,可以让每一次触碰都像在抚摸人的肌肤,手感确实非常好;而其中控右侧面板则采用INS模内嵌膜技术,营造出金属拉丝质感,从视觉上将高级感再一次升级。 (长安逸动中控) 合资车的内饰细节依旧没有什么新意,看得出来他们想用灰白黑的配色来凸显高级感,但却忽略了色彩搭配所产生的视觉感官,导致内饰看起来略显单调乏味。 (日产轩逸中控) (别克英朗中控) 智能配置,引领前沿科技 汽车作为人们日常代步的刚需,与时俱进是必要的。社会早已步入了信息时代,所以能否在出行过程中,也享受到互联网带来的便利,成为了当今消费者关注的重中之重。 不用多说,单看长安逸动搭载的10.25英寸双液晶屏幕,就可以感受到浓郁的科级气息。 (长安逸动液晶仪表盘) (长安逸动中控大屏) 大部分合资车对车载屏幕显然不够关注。举个例子:别克英朗中控部分仅拥有一个7英寸的中控屏幕,而比其稍好些的大众朗逸和日产轩逸,搭载的也只是8英寸中控屏幕。而中控屏幕小的弊端也非常明显,首先文字内容可能很小,其次显示的讯息容量小,这就极易导致驾驶者行驶过程中分心,产生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轩逸机械仪表盘) 其实除了屏幕差距,不少合资车在智能配置方面同长安逸动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就比如本应普及的车联网功能,在合资车中竟是难觅踪影,如朗逸、卡罗拉等合资车型就不具备这样的功能。而长安逸动则是全系全时支持4G在线,酷我音乐、高德导航、甚至接收即时资讯,都可以做到。并且其搭载的in Call 3.0智能语音互联系统,仅需一句“小安你好”便可完成语音激活,并可通过语音下达一系列指令,人机互联更进一步。 (长安逸动in Call 3.0智能语音互联系统) 通过上面的文章,我们可以发现,长安逸动在外观、内饰、智能配置等方面不比合资车差,甚至略有超出,而这些实用性很高的配置已经可以抵消掉合资车型的品牌溢价,这样看来,当今年轻消费者究竟会选择自主品牌还是合资品牌,结果不言而喻。并且据了解,长安逸动在12月还推出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不仅有立减10000元的大幅优惠,还有2年24期免息和至高到7000元的置换补贴,综合起来竟高达21000元。若是你对长安逸动这款车型有兴趣,不妨赶紧点击链接了解一下~ http://www.changan.com.cn/car/2nd-eado/?navActive=2 |
Archiver|燕赵车网 版权所有:石家庄新动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冀ICP备10010043号-25 )
GMT+8, 2024-11-10 00:34 , Processed in 0.03883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autoheb.net X2
© 2001-2011 autoheb.net